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时事热点 >> 正文

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支撑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12-04 [来源]:《求是》2020/23 [浏览次数]: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石。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灿若星河、绵延闪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的深厚底气。

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文明长河,是如何发端的?在数千年的接续传承中,又经历过怎样的曲折坎坷、起承转合?这些牵系民族根脉的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考古学诞生近百年来所要揭示和回答的根本之问,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萦怀于心、牵之念之的重要课题。

2020年9月28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专门以考古为主题举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的战略高度,精辟论述考古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阐述我国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贡献,科学指明我国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的发展方向、使命任务:

一、充分认识我国考古工作的重大成就和重要意义;

二、做好我国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

三、用好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必须行进在历史正确方向之上。《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这篇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有关考古工作以及历史研究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现实性、指导性,为发展新时代中国考古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这篇重要讲话以及相关重要论述,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中华民族守住文化的根与魂

2019年7月6日,中国考古界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浙江良渚古城遗址,这座“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成功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以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浙江余杭良渚古城修建于大约5000年前,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良渚古城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向世界实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图为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老虎岭水坝遗址。这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遗址,也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堤坝系统之一。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摄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讴歌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立足更深入地认识中国历史、中华文明发展史、人类发展史,深刻阐明考古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

“将埋藏于地下的古代遗存发掘出土,将尘封的历史揭示出来,将对它们的解读和认识转化为新的历史知识。”

“百万年的人类起源史和上万年的人类史前文明史,主要依靠考古成果来建构。即使是有文字记载以后的文明史,也需要通过考古工作来参考、印证、丰富、完善。”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理念和情怀。在地方工作时,他就十分重视考古和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身体力行地推动文物抢救和保护工作。河北正定古城,福建厦门市鼓浪屿、福州市三坊七巷、三明市万寿岩遗址,浙江良渚古城遗址等一系列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他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反复强调传承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正是基于深沉的历史感、使命感,总书记高度重视考古工作,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先后考察25个省份的70多处文博单位,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指示批示。

——谈中华文明,强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根植于中华大地,同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要深入研究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起源和特质,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国文化基因的理念体系。

——谈文化自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离不开文化所激发的精神力量。继承好、发展好自身文化,首先就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谈历史研究,强调“知古鉴今、学史明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谈文物保护,强调“要有敬畏之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要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要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

——谈传统文化,强调“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波澜壮阔、绚烂多彩的文明画卷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中华民族的“源”与“根”在哪里?中华文明是怎样形成的?历史文脉又是怎样沿承的?

我国现代考古学自诞生以来,在探寻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渑池仰韶遗迹、安阳殷墟遗址、西安半坡遗址、泰安大汶口遗址、秦始皇兵马俑、长沙马王堆汉墓、余姚河姆渡遗址、余杭良渚古城遗址、偃师二里头遗址、广汉三星堆遗址、随县曾侯乙墓、襄汾陶寺遗址、神木石峁遗址、天门石家河遗址、浦江上山遗址、南昌海昏侯墓……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回顾我国现代考古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全面阐述我国考古发现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对研究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重要意义,强调这些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村,距今约3800—3500年。历经几代人的不懈探索,目前二里头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及铸铜作坊、最早的双轮车辙……成为寻找夏代最重要的一把钥匙。图为2019年10月19日,参观者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内拍摄展品“乳钉纹铜爵”。 新华社记者 李安/摄

——“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文明起源与国家产生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对此,国际学术界很早就开始关注,提出许多观点和理论,但对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在相当长时间里,既缺乏资料,也缺乏系统的认识。我国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逐渐揭开了中国上古史、史前史的神秘面纱。考古发现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习近平总书记用一系列“最早”、“第一”阐明了最新考古成果的重大意义:我国是东方人类的故乡,同非洲并列人类起源最早之地;北京猿人在50万年前就发明人工用火术,为全球最早之一;早在1万年前,我们的先人就种植粟、水稻,农业起源同西亚北非并列第一;我国在乐器、独木舟、水利设施、天文等方面的发明发现也是全球最早或最早者之一。除此之外,中国考古还展现了各地区文明起源、发展以及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揭示了中国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总书记指出,“这些重大成就为我们更好研究中华文明史、塑造全民族历史认知提供了一手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文化、社会、历史意义”。

——“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考古发现,我国1.3万年前便发明了制陶术,1万年前就栽培出世界上最早的稻、粟、黍,9000多年前就能生产玉器,8000多年前就在骨笛和龟甲上刻画符号、驯化家畜、发明酒、掌握了髹漆技术、能够养蚕缫丝、利用中草药等,7000多年前就发明了轮轴技术,6000多年前掌握了高温制陶术,5000多年前出现了国家,4000多年前掌握了冶金术……这些发现充分说明,我国在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各个时代的古代文明发展成就上都走在世界前列,在农业、畜牧业、医药、天文地理、生产工具、科技发展、国家治理、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些重大成就展示了中华民族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蕴涵着丰富知识、智慧、艺术的无尽宝藏,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殷墟是中国连续发掘时间最长、清理遗迹最多、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古遗址,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图为河南安阳博物馆展出的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铜甗内壁上的铭文(2018年10月12日拍摄)。 新华社记者 李安/摄

——“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明通过粟黍西传之路、小麦东传之路、冶金术东传之路、丝绸之路等途径,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借鉴,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历数古代农业技术、“四大发明”以及漆器、丝绸、瓷器等“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的文明创造,指出“这些重大成就展示了我国在悠久历史进程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突出贡献,也展示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和平性格、海纳百川的包容特质、天下一家的大国气度”。

我国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进展、考古发现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一代又一代考古工作者筚路蓝缕、艰辛探索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考古工作者十分关心,强调他们“风餐露宿、青灯黄卷,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学术志向、顽强的工作作风”,对他们的成就、付出予以充分肯定,并致以诚挚的问候。

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

“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我国考古工作一开始就肩负着探究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任。多年来,考古发现不断用大量事实增信释疑,有力证明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滋养和坚实的学理支撑。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以宽广的历史视野和深邃的政治眼光深刻阐明考古工作的地位作用,强调“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指出“必须高度重视考古工作,用事实回击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各种歪曲污蔑,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对进一步做好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提出四个方面的要求:

“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我国古代历史还有许多未知领域。比如,夏代史研究有很大进展,但还存在大量空白,因缺乏足够的文字记载,需要通过考古发现来证实其为信史;又比如,“三皇五帝”等史前人物,是神话传说还是确有其人?这些问题都是考古界的“未解之谜”,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些问题都“需要考古工作去揭开谜底”,并对解答好诸如此类的问题作出部署:一是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加强考古资源调查和政策需求调研工作,提高考古工作规划水平;二是围绕一些重大历史问题作出总体安排,集中力量攻关,不断取得新突破。

“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考古学研究涉及地质、水文、岩土、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多学科联手合作,把考古成果利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提出明确要求:考古学界要会同经济、法律、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医学等领域研究人员,做好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把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要吸收最新史学研究成果,及时对我国古代历史部分内容进行完善,以完整准确讲述我国古代历史,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

“搞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保存历史、延续文脉。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强调,“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针对如何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总书记提出6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二是在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的同时合理利用,使之充分发挥作用;三是健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机制,把文物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四是制定“先考古、后出让”的制度设计和配套政策,对可能存在历史文化遗存的土地,在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不得使用;五是强化隐患整治,增强历史文化遗产防护能力;六是加强执法督察,规范举报流程,严厉打击文物犯罪。

“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考古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论著大量涌现,学科体系日臻完善,重大科研项目攻关能力大幅提升,人才队伍日益壮大。新时代,厚植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复兴,考古学具有独特优势,迎来了大繁荣大发展的良好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包括探讨符合历史实际的人类文明特别是中华文明的认定标准,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对进一步加强考古能力建设,总书记提出,“要运用科学技术提供的新手段新工具,提高考古工作发现和分析能力,提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对考古人才队伍建设,总书记提出,“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让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2017年底,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一夜之间火了起来。这档节目全方位展示了多座著名博物馆的文化渊源、诸多国宝藏品的前世今生、系列文化遗产的历史踪迹,让那些在博物馆中沉睡了千百年的国宝纷纷“活”了起来。此后,“如果国宝会说话”、“约会博物馆”、数字洞窟、云上展馆等一大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物新形态、新载体纷纷涌现,不断将曾经“冷门”的考古带进普通百姓的生活,宝贵的中华历史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光彩。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在一处唐代贵族家族墓地中,发现一方由颜真卿书写的墓志铭。图为考古发掘出土的墓志局部。 新华社发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的实际,从发扬光大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出发,对用好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提出明确要求:

“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文物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能够活化再现历史场景,是生动鲜活的历史教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深入学习历史,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提高“三个认识”,即“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

“向全世界讲好中国历史故事。”向世界讲述中国历史故事,考古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多年来,中国考古文博界通过组织文物出境展、举办世界考古论坛、邀请国外学术机构参与中国考古研究等方式,在促进文明文化交流、讲述中国故事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我国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从而不断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营造良好国际舆论氛围”。

被称为“冷门”的考古工作,常与寂寞和清苦为伴,很多考古人员一年甚至有300多天都在野外,工作枯燥而艰辛,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出要求:“要牢固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责任重大的观念,关心爱护考古工作者,积极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为考古事业、文物保护、历史研究创造良好条件。”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中华文明独树一帜。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5000多年奋斗积累的文明养分,拥有14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Baidu
sogou